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再加力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再加力

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立足职能定位,瞄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精准定位、靶向治疗,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市场体系,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6月份,全市公共资源交易274项,交易额62.61亿元,增收节资6.23亿元,取得显著效果。

聚焦优化流程“网上办”。坚持创新思维,围绕“智慧交易”,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全面加强平台信息化建设,实现进场交易项目从入场登记、发布公告、招标文件获取、投标文件递交、不见面开标、评标、质疑(异议)、投诉、合同签订等环节全程网办,实现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坚持“线下不见面,线上面对面”的交易模式,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电子化、智能化建设,让数据跑出“加速度”,真正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公平性和透明度。

聚焦难点堵点“贴心办”。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对进场项目实行即时受理、限时办结、跟踪服务,并全程提供业务咨询、流程指导等服务,做到前期对接“零”困难、实时推进“零”障碍、全程解答“零”疑惑,缩短交易时限,最大限度方便服务主体。立足服务主体的实际需求,按照“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的工作思路,严格执行项目受理过程一次性告知、办理过程限时承诺等原则,确保“一次办成”“一次办好”。秉持“前移一公里”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好开评标全过程服务保障工作。创新实施重点项目优先办理、开通绿色通道等工作举措,提升“靶向”服务质效。按照服务流程标准化、过程规范化、手续便利化要求,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持续提升交易服务质量和交易效率。

聚焦阳光透明“规范办”。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与泰安宁阳县、聊城临清市、德州平原县等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机制,在房建、市政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把交通、水利、农业开发、政府采购和综合交易项目纳入远程异地评标,扩大远程异地评审项目的范围,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常态化。远程异地评标打破了物理时空屏障,实现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隔离而又协同的运作模式,避免了项目关键信息泄露,减少人为、人情因素等干扰,有效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高效化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