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农历三月初六
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高效办成公共资源交易“一件事” 优化营商环境 再加力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高效办成公共资源交易“一件事” 优化营商环境 再加力

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瞄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精准定位、靶向治疗,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市场体系,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1-10月份,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468宗(次),成交额101.72亿元,增收节资7.26亿元,同比增长36.76%,改革举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数字赋能,高效办成公共资源交易“一件事”。通过全流程一网通办、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数字见证等创新举措,实现便捷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交易服务新形态。一是实现全流程“一网通办”。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实现进场交易项目从入场登记、发布公告、招标文件获取、投标文件递交、不见面开标、评标、质疑(异议)、投诉、合同签订等环节全程网办。二是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与泰安宁阳县、聊城临清市、德州平原县等21个地市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机制,在房建、市政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把交通、水利、农业开发、政府采购和综合交易项目纳入远程异地评标,实现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隔离而又协同的运作模式,避免了项目关键信息泄露,减少人为、人情因素等干扰,有效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高效化发展。今年以来共完成远程异地评审项目153个,主场82个,副场71个。三是开启数字见证新模式。率先全省建立数字见证室,打造数据实时汇聚、全程监控、实时记录的“一张网”布局,实现了见证服务由“一人一标”到“一人多标”、人脑见证到电脑见证、“现场见证”到“数字见证”的转变,有效发挥了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服务“传感器”和“报警器”作用。制定的《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现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获批山东省工程标准项目,《“数字见证”视频监控助力邹城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创新》案例入选省智能应用优秀案例,推送的创新数字见证服务新模式作品获得2024年“数据要素x”大赛山东分赛济宁选拔赛一等奖,山东分赛决赛优秀奖。

二、拓展服务,积极打造公共资源交易“增值事”。通过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拓展公共资源交易范围、主动作为等多举措增值“一件事”成效,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是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建立推广投标保证金“零付费”保函,参与邹城投标的企业无需抵押和反担保,首次申办后投标人即可线上办理“零付费”保函。“无押金”服务新模式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系济宁市唯一,也是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同时免收简单小额工程项目的投标担保,水利服务类项目不再提供投标担保,信用评价AA级以上建设工程项目不再收取履约保证金和分级调整质量保证金。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完成各类“无押金”服务367笔,减少企业资金占用6.4亿元,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二是拓展公共资源交易范围。在坚持服务好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内“应进必进”的项目外,在国企采购、小额采购、农村小额工程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外的项目方面先行先试,实现“能进则进”“应进能进”。今年以来,进场综合交易项目124个,交易额5.02亿元,节约资金0.15亿元。三是主动作为优化服务。创新前置服务,建立重点项目工作台账,指导市场主体做好进场前各项资料和有关事项准备工作,推动重点项目尽早进场交易。同时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保障通道,优先办理进场登记,优先发布招标公告,优先安排开评标场地,及时跟进解决交易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重点项目进场交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创新引领,聚力构建公共资源交易“标准事”。通过加强招投标全过程管理、深入开展代理机构服务评价、全员见证等举措,让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加强项目招标投标全过程管理。制定了《邹城市政府(国有)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指导规程(试行)》,对工程总承包模式选择、总价控制、设计优化、造价评审和项目变更等环节的流程进行明确和优化,达到了降低招标控制价、避免过度设计、解决先干活再评审和项目的无序变更等问题。今年8月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对邹城市加强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投标全过程管理典型经验做法予以肯定推广。二是深入开展代理机构服务评价。为规范招标代理市场秩序,提升代理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中心联合市发展改革委、住建等9部门制订印发了《邹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管理及其从业人员服务评价办法》,对各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在项目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等信息发布、专家抽取、组织开评标等环节涉及的一些行为进行详细量化评价。同时实行“一项目一评价”模式,评价结果将定期通报。办法运行以来,已对30家代理机构进行了扣分,对5家代理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通报了2家代理机构。三是全员见证促进阳光规范交易。制订《智慧(数字)见证操作规程》,智慧(数字)见证实行见证值班组长负责制。同时将涉及的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制订“见证服务”工作清单,立足公共服务职能定位,保障交易行为动态留痕、数据真实、流程可溯、责任可究,让公共资源交易更加透明阳光,打造一流的“见证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