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持续发力 撬动优化营商环境“大杠杆”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持续发力 撬动优化营商环境“大杠杆”

近年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邹城市分中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落实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工作举措,以数字赋能、惠企降费、服务提升助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数字赋能。推行“不见面”开标。将招标投标办事事项由“现场”搬到“网上”,用数据跑代替人员跑,目前交易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率和不见面开标率均达到100%。 开启数字见证服务新模式。率先全省建立数字见证室,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的“一张网”布局,变传统的“一人一标”现场见证为“一人多标”数字见证,既提高了见证质量和效率,又避免了近距离接触可能带来的廉政风险。推动电子证照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中的认证登录,各交易主体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应用进入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验证执照并扫码授权登录系统,办理公共资源交易事项,不再局限于账号密码、CA数字证书等传统登录方式。

推动惠企降费。打造的“ 无押金”服务新模式典型做法入选并在全省推广应用,为济宁市唯一入选典型做法,也是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唯一改革事项活动成果。创新推出投标保函“零”付费政策。投标保函“零”付费,以“真金白银”让利于企,参与邹城市工程项目投标的企业,通过信用评价可开具投标保证金零付费保函,无需抵押和反担保,首次申办后投标人即可线上办理。出台履约保证金免收举措。借助省市信用信息平台,精准区分企业信用评价等级,对于AA级以上的企业无需缴纳保证金,其他等级的分级调整履约保证金缴纳比例。同时,对于400万元以下的简单小额工程,全部免收保证金。创新质量保证金分级缴纳办法。需预留质量保证金的项目,根据企业信用评价等级,分级调整质量缴纳比例。对于简单小额工程,不再预留质量保证金。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完成各类“无押金”服务287笔,减少企业资金占用6.4亿元,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实施精准服务。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围绕全市各类重点项目、抢险救灾应急采购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保障项目积极开通绿色通道,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优先项目对接沟通,优先发布交易信息,优先安排交易场地,优先提供专家抽取,优先组织开评标活动,加快项目交易进度。对部分材料欠缺的重大项目,积极采取“容缺后补”方式受理项目进场,保障项目建设进程不耽误。坚持回访机制。坚持靶向回访机制,以评价促改革,以问题优服务,持续优化回访机制,针对重点工程招投标项目进行精准回访。目前已持续开展回访工作106余次,回访交易主体360余家,汇总意见建议21条,调整优化工作流程3处。筑牢清正廉洁堤坝。坚持廉政教育日常化、工作流程规范化、现场管理科学化,强化“制度+科技”支撑,引导中心全体人员筑牢清正廉洁堤坝,共建风清气正、高效廉洁、热情规范的交易环境。

1-7月份,邹城受理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341宗,交易额82.5亿元,增收节资6.87亿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