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爆发的“黑天鹅”事件:新冠疫情,在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创的同时也助推了视频会议,异地办公,远程协作等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鱼台县公资中心紧跟济宁市公资中心,不断推动“互联网+招标采购”软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了招标文件在线下载、投标文件在线提交、投标文件在线解密,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审,全流程电子签章,中标(成交)提交通知书在线打印,数字认证(CA签章)互认互通等等,实现了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在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高效推进招标投标项目开展的进程中电子不见面开标系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正是对“互联网+招标采购”模式高效能的强有力佐证。为进一步扩展数据的应用范围,鱼台县公资中心积极与鱼台县大数据中心沟通对接,大数据中心联通我中心网站,实现了数据的共享。
一、共享数据信息,拓展公开渠道
鱼台县公资中心网站与鱼台县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联通,将中心网站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地矿交易、综合交易等模块在大数据中心集中展示公开,进一步拓展了招标公告的公开范围,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减少潜在供应商获取招标信息的时间成本,有利于招标信息的传播,吸引更广泛的潜在的不特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形成充分竞争,且不容易围标、串标;有利于招标人从更多的竞争者中选择更优的中标人,从而获得最佳的竞争效益。
二、信息实时共享,监管一步到位
鱼台县公资中心网站与鱼台县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联通,县大数据中心可随时展示网站不见面开标大厅,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监管创新,逐步向着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监管成本最优化、监管效能最大化的目标迈进。电子不见面招投标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留痕、互联互通、协同共管,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实时、准确地掌握相关各方的动态,及时发现招标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精准定位、逐个分析、重点解决。招标业务流程与监督管理有效融合,利于形成科学化、全方位、多维度的监管体系,打造市场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是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实现方式。
鱼台县公资中心网站与鱼台县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联通后获取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更加方便及时,直观的数据信息可以为公共资源交易的综合管理、行政监督、监察审计等提供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招、投、开、评”的规范性,提高招标采购效率和监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破区域壁垒,推动招标投标领域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