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严真细实快”作风促进服务再升级
为进一步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鱼台分中心全面开展“严真细实快”作风建设,将“严真细实快”作风全面贯彻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服务中去,着力打造“便民高效、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用真心办实事,以真情解难题,不断提高公共资源各交易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严格执行保落实。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济宁市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调整水利工程招标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建立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全面实施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招标人于项目招标公告发出之前至少30日发布招标计划,8月1日实施以来,发布的2个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均已提前30日发布招标计划;全面取消水利工程施工招标条件中“监理单位已确定”的条件,优化了水利工程招标备案流程,自发布以来,鱼台县的2个水利工程项目全部执行新政策。
二、真抓真干搞业务。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断优化完善电子化交易平台体系。建成纵向贯通省市县交易平台,涵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地矿资源、产权交易、综合交易等五大类交易信息互联互通;横向联通各行政监管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体系,实现了从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招标项目进场登记、公告文件发布、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全流程电子化。截至目前,全县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实现网上办事率、全流程电子化率和不见面开标率“3个100%”。2022年至今,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标段)36宗,成交金额约30亿元,节约财政资金约5800万元,促进各类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高效利用,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三、细化流程抓关键。鱼台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印制《服务指南》收录了部门职责分工、工程招投标流程、政府采购交易流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挂牌出让交易流程、综合交易流程、各类异议投诉处理流程等13项业务流程、5项相关说明,细化了交易流程,理清了责任分工,明确了关键节点,并将相关资料上传至中心网站“办事指南”模块对外公开,把工作做在前,为各交易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提供了方便。
四、实心实意为服务。(一)进场交易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投标人在线下载招标文件,获取招标文件“零费用”,在线投递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印制“零费用”,电子不见面开标人员不必来现场,人员车船费“零费用”,“CA”企业身份认证签章证书网上办理,免费邮寄,实现CA证书办理“零费用”。(二)全面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有效缩短评标专家到场时间,避免异地奔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招标成本,节约专家资源;实现地域物理隔离,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各种干扰因素。(二)坚持一项目一回访、项目结束后及时回访。明确专人分主体对招标人、社会代理机构、中标单位进行一对一回访,回访内容及时记录,及时反馈进展情况,让“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服务理念深入人心。2022年至今,共回访招标人12家、代理公司19家、中标人32家,回访覆盖率100%,满意度100%。
五、快字为先提效率。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一网三平台”,链接“建设工程行政监管平台”、“政府采购行政监管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既实现了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又实现了异议投诉在线处理。今年以来共为涉及36个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标段)的248家各交易主体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业务流程在线发起,在线审核,在线回复答疑,时时沟通,即时处理,传统“线下交易”业务审核从准备材料到最后走完流程往往需要数天,现在全流程电子化打破了空间限制,随时随地登录系统即可办理。
以作风聚力量,以作风树形象,以作风优环境。牢固树立“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始终高标准严要求,迈开步子跑、甩开膀子干,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全力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