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鱼台分中心
营商环境再提升 三季度交易显成果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鱼台分中心严格落实执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制度措施,主动联系服务市场主体,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在便民利企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便利度。
一、建章立制促发展。随着《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工作规程》、《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网上办事事项清单4.0版》等制度文件的相继发布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保障。为了进一步扩大政策知晓度,鱼台分中心开展“宜企同行 鱼快宜企”活动,中心全员参与,一对一包保企业,做到“一企一员”,主动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实地走访宣传政策,将惠企政策与金融产品等“电子礼包”“送货上门”;举办“公共资源交易开放日”,邀请了“两代表一委员”、县属国企及招标采购代理机构代表等共计30余人,通过实地观摩工程项目开评标全过程、现场讲解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应用场景,展现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成效。
二、完善服务促提升。持续完善全流程电子化,不断拓展电子化应用场景。丰富电子营业执照功能,电子营业执照在招投标电子交易平台登录注册时,通过扫描电子营业执照二维码,确认授权后,可以自动获取企业相关信息,在登录时,领取电子营业执照证照即可扫码登录;电子印章(CA证书)、电子签名在招标投标业务中全面应用,如:电子交易系统登录、招标文件发布、投标文件上传、项目开评标、评标报告提交、中标结果公告发布、在线合同签订等;济宁市在招投标领域启用电子证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省电子证照系统证照料系统,实现数据对接,共享电子证照等方式,居民身份证、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工程监理资质证书等共计41类电子证照在招投标时可通过系统直接下载,无需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传扫描件。优化专家自助评审系统。上线“流程式智能辅助评审”系统模块,并与全省各地市评审操作界面相统一,既降低了各地市评审专家的学习成本、提高了评标系统通用性,又以流程导引的方式辅助评审专家评标,提高了评审效率。移动端上线“掌上交易”模块。进一步拓展“标立通”微信小程序功能,在开通“评标专家助手”、“不见面开标”、“场地预约”得基础上,开发上线“掌上交易”模块,各交易主体业务流程操作“搬到”手机上,可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办理,提高了业务办理的便捷性。
三、交易数据显成果。今年前三季度,完成交易项目700宗,交易成交金额54.55亿元。其中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64宗,成交金额45.06亿元,节约资金6237万余元;政府采购项目596宗,成交金额1.11亿元,节约资金438.22万元;国有土地招拍挂40宗,总成交价8.38亿元。各交易类型均已实现网上办事率、全流程电子化率和不见面开标率“3个100%”,有效保障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