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汶上县优化招标投标指标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召开。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汶上分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县人民政府网、县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强介绍了汶上县2023年上半年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方面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汶上县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紧扣《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守公平公正,改革创新,事争一流,全力营造一流招投标营商环境,重点做好了三个方面优化提升工作。
一、科技赋能,打造便捷高效的交易环境
一是全程“电子化”交易。实行“不见面”开标,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综合交易等各交易类型项目全面应用,覆盖率100%。实行“自助式”开标评标场地预约,提高招标便捷度和场地利用率。全面推行招投标项目档案线上电子化管理。同时,“标立通”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实体介质版CA证书向手机端虚拟数字证书跨越,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办”升级为“掌上办”“智慧化”。二是融入“一体化”发展。全市率先实现省远程异地评标“云调度”,与11省61地市确认合作关系,打破区域壁垒,有效推动了评审专家资源共享,缓解了专家数量不足、专业类型不均等问题,规避了“熟人评标”和暗箱操作。三是推出“定向短信”服务。汶上县公共资源交易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投标单位,开发上线了包含6类提醒内容的短信定向推送功能,内容涉及招标公告发布、定标候选人公示及投诉渠道告知、中标结果公告、中标通知书提醒、未中标暖心信息及邀请函、招投标政策推送,扩大项目知晓率、参与度,宣传推介招投标营商环境政策,告知投标人项目进度、感受汶上温度。
二、标准服务,打造阳光立体的服务环境
一是提升“汶暖易办”服务标准。按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规范》,优化完善交易规程,形成了《“汶暖易办”标准化服务手册》,为交易主体各方提供标准化服务承诺、标准化服务语言、标准化服务流程,实现了交易项目速办、暖办、易办。二是推行“即刻访谈”暖心回访机制。秉承“即访、常访、面谈”理念,打造形成了“即刻访谈”服务品牌。通过标中暖心回访、季度专项回访、半年集中回访,搭建起与交易主体之间的桥梁,不断提升交易各方满意度。三是推出“公共资源交易小课堂”栏目,聚焦招标(采购)人感兴趣的、投标人(供应商)疑惑的、监管部门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图读懂、短视频等方式,“精准把脉”释疑解惑,帮助各方交易主体快速掌握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相关知识。
三、助力监管,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一是提升“云视通”数字见证。全程录音录像,实时数字监控,详细记录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等各方主体的行为,严格实行“一项目一评价”。二是保持“大数据”预警。利用电子交易系统的“机器码”比对等功能,发现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线索,及时报告监管部门,叫停异常交易,2023年以来,已向监管部门移交3起疑似围标串标线索。三是共促“公平性”竞争。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信息公开,落实招标文件负面清单提醒制度、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代理机构信用评价制度,配合监管部门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化国家、省市“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足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对标服务新理念,强化平台建设服务功能再提升,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共资源交易力量。
答记者问
县人民政府网提问:刚才听到中心提到全市率先加入省云调度系统,能否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齐磊:
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汶上分中心锚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导向,全力推行跨地市异地远程评标模式,加快突破“市域”界限,纵深推进县域分中心跨地市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实施,依托省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从系统对接、标准执行、项目实施三个方面实现省市县贯通,统筹共享省内专家、场地、技术等资源,实现招投标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汶上分中心在原有异地评标设施的基础上,增配异地远程评标服务器、推流服务器、异地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语音视频对讲设备和移动互联网专线,通过建设远程评标“四合一”管理系统,实现总体环境监控、个人视音频监控、桌面操作监控以及异地评委之间的远程视频会议交流功能。截至目前,汶上分中心完成跨地市异地远程评标室改造2间,评标机位14个,并已全部实现省远程异地评标“云调度”,同步完善场地预约联络确认工作机制,为推进跨省市异地远程评标做好充分准备。
5月24日兰陵县开展1次跨地市异地评标,5月30日和武城县开展1次跨地市异地评标,6月7日和德州、临沂共同开展了1次跨地市“1+N”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了我市县级跨地市主场“零”突破。下一步,交易中心将积极拓展朋友圈,充分发挥与“11省61市”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跨省市异地评标。
县融媒体中心:刚才提到了打造“即刻访谈”服务品牌,请您详细为我们介绍下这个品牌以及品牌实施后的成效。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监督服务科科长贺斌:
“即刻访谈”是我们首推的一个回访服务模式,按时间节点开展:一是标后月回访。项目结束后,对招标人、代理机构、中标人即时访谈,将信息主动推送交易各方;定标候选人公示阶段,推送公示提醒信息,引导合规质疑投诉;中标结果公告阶段,面向各交易主体征集中心办事效率、企业政策需求、工作改进等意见建议,中标企业推送祝贺信息,非中标企业推送感谢信息、邀请持续关注参与项目建设。二是季度专项回访。围绕招标信息推送、营商环境政策宣传、系统功能更新业务培训、中心工作情况推介、意见建议征集等,采用电子问卷调查、信息推送、上门访谈、邀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一季度一主题专项回访,持续提升交易主体知晓率、参与感。三是半年集中回访。本地交易主体上门回访,县域外交易主体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回访,推送招标信息、宣传营商环境政策、征集意见建议、邀请参与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
“即刻访谈”机制的实行,是中心主动担当作为、靠前服务,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效能的有力举措,能够持续提升各市场主体知晓率、获得感、满意度,提升项目竞争度、参与率,提高外地企业中标率,助力优化我县招投标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