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微山县分中心:“四环相扣”全面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微山县分中心:“四环相扣”全面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近年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微山县分中心持续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聚焦各方交易主体关注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要求和国内先进经验,把牢凝聚合力、提升效率、增强效能、防范风险四个环节,不断探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路径,切实推动招标投标走向精细化、电子化、标准化、智慧化。

一是把牢凝聚合力环节,实现工作运行全方位精细化。从发改、住建、行政审批、公共资源等部门抽调20余名骨干力量组建招标投标营商环境工作专项推进组,建立完善学习、例会、请销假、保密等工作制度,实行集中办公、实体运行。通过定期组织工作推进会、定期赴市汇报沟通、定期到外学习借鉴等方式,及时梳理制定招标投标指标重点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持续推进横向协作配合、纵向沟通汇报、信息共建共享,加强对上争取、统筹协调、定期研判等工作,形成推动工作狠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二是把牢提升效率环节,实现项目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及时升级启用(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在线支付、电子档案一键归档等新系统新功能,针对项目登记、招标信息发布下载、保证金收退等各环节实行线上办理,在线提供投标保证分类、带息退付和多类电子保函快捷办理等服务,实现各类交易主体全流程通过电子化方式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2021年以来,全县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实现网上办事率、全流程电子化率和不见面开标率“3100%”

三是把牢增强效能环节,实现交易服务全链条标准化。组建红秤标兵党员服务队,制定《服务重点项目实施办法》《重点项目服务手册》,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党员骨干、一套服务方案、一本工作台账,通过标前主动对接、标中精细服务、标后跟进回访,全力保障重点项目高效推进。科学合理布局功能区域,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实行单口出入管理,规范服务用语、服务流程,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AB角负责制等制度,全面强化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围绕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标候选人公示等6个环节优化信息发布流程,取消行政监管部门、交易中心对招标信息发布审核和查验环节,切实提升服务效率。

四是把牢防范风险环节,实现监督管理全天候智慧化。根据各功能区域布局,围绕开评标现场、人员行为规范、计算机桌面等多个维度,无死角配置了36个高清摄像头,依托数字见证室实现数据实时汇集、监控全程覆盖。与行政监管系统进行全方位对接,全面推行暗标错位评审、电子清标、电子投标文件上传IPMAC地址双比对、打分超限预警等功能,第一时间发现各类评标异常情况。创新实施五色马甲管理模式,通过设置5种不同颜色且印有醒目身份标识的工作马甲对各交易主体身份进行区别,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开评标活动的干扰,保证评标的各个环节稳步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