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泗水分中心以营造一流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为目标,念好“简、强、促、减”四字诀,为市场主体发展解忧添力,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简”交易程序,营造高效交易环境。取消招标文件备案、查验环节,简化发布流程,招标信息由招标人自行发布,并对招标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通过信息共享、自助在线填报等方式,在线完成招标项目备案登记,大幅提高招标项目备案登记效率。
“强”科技赋能,营造便捷交易环境。充分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进行科技赋能,进入平台的项目实现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100%,实现了从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发布、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26个节点全流程“无纸质”,相关交易主体“零跑腿”。
“促”信息公开,营造透明交易环境。以信息公开共享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信息依法公开,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在法定发布媒介、指定发布媒体和市、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同步发布。推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督促招标人提前谋划项目,作好招标前期准备,保障投标人知情权,进一步增强招标投标市场透明度和竞争强度。自8月份施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以来,共有12个工程建设项目提前发布了招标计划。
“减”交易负担,营造低压交易环境。全面取消进场交易项目的招标文件工本费、CA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等费用,免收简单小额工程项目的投标保证,对信用良好企业降低保证金交纳比例。拓展投标保证交纳形式,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招标采购+金融服务”优势,启用电子保函系统。今年以来,共有342家次投标企业使用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涉及金额1.29亿元,占比89.62%,其中电子保函缴纳1991.81万元,占比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