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泗水县召开优化提升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泗水县召开优化提升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日前,县政府新闻办在县融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组织召开优化提升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邀请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泗水分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介绍泗水县优化提升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640.jpg



泗水县优化提升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泗水分中心以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紧扣《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持续提升招投标交易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智能化水平,全力营造一流招投标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34个,交易总额8.37亿元,节约和增收资金共计1180.71万元。

(一)坚持“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水平。一是优化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与公共资源交易系统、音视频监控系统对接,实现了项目交易数据自动归集、智能存储、管理查阅的智能化和一体化;按照交易项目逐一进行归档,自动获取项目从进场到合同签订全过程产生的所有交易文件、图纸、清单附件、开评标信息、中标信息、音视频等资料,确保了项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二是深入推进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通过画面同步直播、语音通话实时交流、在线同步评审打分、在线确认评标结果、网上电子签名等信息技术实现评标专家在不同地区完成项目评审活动,促进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降低专家被“围猎”的风险。同时在远程异地评审模式上继续拓展,由原来的1主场1副场的“1+1”模式,向1个主场多个副场的“1+N”模式迈进。三是推动电子证照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通过对接电子营业执照系统相关接口,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中的认证登录。各交易主体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应用进入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验证执照并扫码授权登录系统,办理公共资源交易事项,不再局限于账号密码、CA数字证书等传统登录方式。

(二)规范完善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标准化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市相继出台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服务工作清单》,梳理修订了《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工作规程》。从设立地方标准到明确业务服务流程再到列出见证服务事项,全方位构建了标准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流程,进一步规范了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为平台服务有章可循、规范操作提供制度保障,极大推动了我县平台服务水平与效率的提升。

(三)推进数字见证建设,稳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智能化水平。建设“云视通”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平台,并在评标区外专门开辟数字见证室。数字见证管理平台将交易系统、影像监控、拾音设施、在线询呼等软硬件设施无缝对接、完美融合,使评标区域与数字见证室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的“一张网”布局,变传统的“一人一标”现场见证为“一人多标”数字见证,既提高了见证质量和效率,又避免了近距离接触可能带来的廉政风险。同时运用科技手段,丰富专家自助评标系统功能,通过电子清标、IP与MAC地址双比对、技术标暗标错位评审、打分超限预警等信息技术,防范围标串标,促进评标结果公平公正,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测预警自动化能力,规范交易主体行为。

下一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泗水分中心将以全面贯彻落实《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抓手,持续优化我县招投标营商环境,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不断提升招标投标事项便利度、提高交易主体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