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泗水分中心多措并举持续擦亮“阳光交易·泗事如意”金字招牌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泗水分中心多措并举持续擦亮“阳光交易·泗事如意”金字招牌

近年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泗水分中心积极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准发力、精细服务、创新举措,着力提升市场交易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擦亮“阳光交易·泗事如意”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一是推进数字见证建设,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的“一张网”布局,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随着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中心高度重视见证服务工作,高标准建设“云视通”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平台,并在评标区外专门开辟数字见证室。数字见证管理平台将交易系统、影像监控、拾音设施、在线询呼等软硬件设施无缝对接、完美融合,使评标区域与数字见证室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的“一张网”布局,变传统的“一人一标”现场见证为“一人多标”数字见证,既提高了见证质量和效率,又避免了近距离接触可能带来的廉政风险。

二是实现“评定分离”模式常态化运行。自市住建、交运、水务等上级主管部门相继出台房屋建筑和市政、交通、水务工程“评定分离”操作导则和工作指引以来,县住建、交运、水务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责优势,打破固有服务理念,联合出台了《泗水县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评定分离”工作指引(试行)》。从适用范围、规范招投标前期工作、评标程序、定标程序、确定中标人、资料归档、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招投标流程进行了完善,细化了定标委员会的组成,新增了监督委员会,加强了对定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督,确保了定标过程的公正、公平。“评定分离”模式落实了招标人主体责任,缩减了专家过大的权力,把定标权回归建设单位,解决了以往招投标制度中权责不一致、专家被“围猎”等问题,实现了招标人“权责统一”。同时,有望实现施工配合更好、工程进度更快,让公共资源交易更“阳光”。

三是开辟招标采购“绿色通道”,建立重点项目全流程精细化服务机制,保障重点项目高效推进。中心及时加强与招标主体的沟通和联系,建立项目工作台账,向市场主体传达最新的政策法规、办事流程、电子交易系统操作、注意事项等信息,通过提前介入服务,缩短准备周期,提高办事效率,推动重点紧急项目尽快进场交易。建立常态化回访机制,实行一项目一回访,创建微信工作服务群,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落实。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泗水分中心将继续发扬“苦干不苦熬,奋力争上游”新时代泗水精神,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持续提升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服务水平,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共资源交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