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梁山分中心:以优质服务提升交易水平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梁山分中心以提高公共资源交易透明度为着力点,聚焦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水平提升,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多措并举,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完善服务标准,持续优化交易服务事项。一是积极推进交易场所标准化建设,设置服务场所标识标志和功能区指引、专家通道指引等,完成开评标软硬件设施改造提升工作,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常态化开展。二是实现全流程电子化,项目从进场登记、场地预约、公告发布、专家抽取、招标文件获取、项目开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订立或变更、档案管理等方面实现全流程线上运行。三是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对接招标人、代理机构、中标人,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调研及开展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交易主体对中心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实现助民便企办实事办好事的服务目标,进一步升级服务能效。
明确见证职责,维护交易市场公平竞争。一是明确见证服务具体工作职责和流程,开标室、评标室、公共区域监控全覆盖,杜绝开评标区域相关人员串岗聊天等现象,确保现场开评标秩序井然。二是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突破口,打造评标区域与数字见证室互通平台,实现“手机钉钉”和“数字见证模块”无缝对接,建立起数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的“一张网”布局,有效破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壁垒和限制公共资源交易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三是不断完善保证金形式,积极推广建设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服务,为投标人切实减负,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提升各方交易主体满意度。
强化信息公开,确保交易在阳光下进行。一是深化招标投标信息公开,全面实施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切实提高交易活动透明度,保障市场主体知情权,推动项目阳光交易。二是借力数字化、智能化优势,发现并自动预警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拉紧监管高压线,评标前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等网站对所有投标企业进行信用查询,对失信市场主体、被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限制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让各方主体真正感受到阳光、高效、透明的交易全过程。三是全力配合监管部门抓好进场交易代理机构管理,及时公开“代理机构日常考核”和“双随机一公开”等考核结果,让公共资源交易晒在“阳光下”。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梁山分中心 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