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梁山分中心始终以打造“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目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依托“互联网+”发展背景,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智慧化发展,持续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云交易”助力电子化水平再提升
全面启用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标”大厅,充分借力电子平台交易系统,形成“流程规范、节点闭环、电子存储、可查可溯”的交易智慧平台,进一步突出公共服务要素,优化服务流程,让交易主体在“零跑动”中享受“放管服”红利。聚焦投标企业应用电子保函的难点、堵点,不断完善和丰富电子保函平台和移动端开具电子保函功能,切实为投标企业释放资金占用压力。
技术创新赋能数字见证更智能
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数字见证服务方式,实现由业务信息化向管理信息化的转变。依托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在评标区外建成专属数字见证室,实现“手机钉钉”和“数字见证模块”无缝对接。数字见证管理平台将交易系统、影像监控、拾音设施、智能门禁、在线询呼等软硬件设施完美融合,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动态反馈的“一张网”布局。依托远程异地评标技术手段,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突破口,实现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有效破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壁垒”和限制公共资源交易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
服务创新提升交易主体满意度
每周跟进交易动态,加强重点项目督办,主动与项目招标人、代理机构沟通对接,加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建设力度,进一步细化和规范每个流程环节,确保交易流程更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定期回访,跟踪服务。启用“暖心回访”方式扎实推进企业样本库回访工作,通过对各方交易主体进行一项目一回访、不定期开展代理机构培训会等形式,正视回访中收集的建议和问题,查摆不足,着力提升各方主体满意度,切实为企纾困。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持续强化服务职能,完善运行机制,强化交易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不断向智慧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迈进。(通讯员 任燕)
(稿件原载于2022年11月3日《济宁日报》5版)
来源:济宁日报
责任编辑:王鑫 李斐 时迎艾 隋丽君 亓廷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