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梁山分中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化升级,全面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断规范管理,阳光交易体系日趋完善,坚持提升服务,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零跑腿”。
一是聚焦招投标营商环境优化,加快体制机制建设。聚焦市场主体需求,通过讲座、座谈、培训会、企业走访等形式,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助力招标投标工作规范有序。“以案说法”对招标投标领域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对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对招投标法律、法规、制度等进行宣传、对招投标业务进行宣讲、对各项惠企政策进行解读,提高招标投标领域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优化完善运行机制,出台“绿色通道”“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延时服务”等多项服务保障制度,组建重大项目服务专班,主动对接联系,实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点难点。
二是健全完善多方联动机制,提升协同监督质量。紧密建立招标人、监管部门、代理机构等多方联动机制,提高公共资源交易质量和效率,保证公共资源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座谈会、企业样本库回访等形式,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依托“交易+服务+见证+大数据分析+一键归档”数字化平台,坚持“一项目一见证报告”“一标一归档”模式,实现线下与线上,人工与数字的全方位见证,开评标过程所有音视频、通话记录等一键存储,系统存档与光盘存档“双保险”。完善大数据分析系统和异常信息推送系统,对市场主体信息、开评标数据、现场人员行为进行研判分析,及时发现围标串标情形,及时移送相关监管部门处理,构建“见证+监管”的大监督格局,今年以来,向监管部门移交问题线索3条,均已得到严肃处理;健全质疑投诉处理机制,明确受理科室、转办程序、处理反馈,确保投诉渠道畅通无阻。
三是进一步理顺招投标流程,平台服务更加精准。各科室通过对现有流程进行评估和全面审查,识别瓶颈、低效环节和改进点,按照招投标关键节点,制作业务流程图,并在中心醒目位置展示,清晰地展示业务流程的每个步骤,确定每个步骤的责任人和所需材料。同时,为评标专家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图,详细说明注册流程、信息填写、找回密码、签名上传等具体操作步骤,专家进入评标区域前,利用通讯工具,通过流程指引图自主进行操作。通过标前自主操作,避免了注册时间过长、找回账号密码不便等问题,有效解决了评标专家项目评审等候时间过长的难题。
下一步,梁山分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有关工作部署,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招投标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积极推动招投标领域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功能,为交易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营商环境新突破。
(供稿: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梁山分中心 姜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