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梁山分中心严格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做到“一全三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
“电子交易”全覆盖。梁山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分中心大力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启用“不见面”开标大厅,依托电子交易系统形成“流程规范、节点闭环、电子存储、可查可溯”的交易智慧平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切实降低企业投标成本。一是项目从进场登记、场地预约、公告发布、专家抽取、招标文件获取、项目开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订立或变更等方面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建立起“流程驱动、节点闭环、电子存储、可查可溯”的交易数据流程链;二是聚焦投标企业应用电子保函的难点、堵点,不断完善和丰富电子保函平台和移动端开具电子保函功能,目前电子保函已经在投标保证金缴纳成熟使用,在履约保证和质量保证等领域的使用已经在交易系统中具有这些功能。2022年1-8月,完成建设工程项目21个,成交金额为10亿余元,电子化覆盖率达100%。
“远程异地”搭实桥。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突破口,统一、开放的数据接入平台,全力打造“不见面”开评标新模式,为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搭建坚实桥梁。在评标过程中,各地专家在各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心的环境视频、电脑桌面、人员监控多维度、全过程的监控下通过电子评标系统在线评标,系统自动汇总评审结果,实现评标过程全留痕。目前,在全面实现建设工程领域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在政府采购领域的拓展应用,有效降低专家跨市评标在途感染的风险,避免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减少交易成本。通过评标室硬件设备整体更新换代、智慧见证系统搭建、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并网等一系列智慧化建设举措,撬动公共资源交易“加速度”。
“五减一升”下实功。梁山分中心始终聚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推行“五减一升”,减环节、减程序、减时限、减材料、减费用以及数字赋能优化升级交易服务。减环节,即全力贯彻落实“云上”远程开评标、实现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减程序,即充分发挥“一网三平台”电子信息系统交易服务功能,实现网上提交、专家抽取资料和“无纸化办公”;减时限,即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减材料,即取消原件核查、采取合并办理等方式,由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现场查询;减费用,即不断扩大投标、履约保证金免收项目覆盖范围,确需缴纳的项目鼓励以电子保函等非现金形式缴纳;升级交易服务,即进一步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出台《梁山县招标(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代理人员专业及服务水平。另外,完成全市统一市场主体库建设及数字CA证书交互认证,实现信息资源的畅通链接。
“数字见证”见实效。梁山分中心不断升级见证系统,通过“物理隔离,数字见证”的方式,将专家管理系统与招投标交易系统、数字见证系统、评标区门禁系统、专家签到系统、电子评标系统等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的“一张网”布局,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交易全过程和市场主体行为全程留痕,形成“数字化”见证资料,有效保障见证质量,防范廉政风险,避免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全面提升现场风险防控水平。另外,进一步升级监管系统,持续完善公共资源协同发展和专家资源共享机制,依据监管权责设定各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的端口权限,对异地远程评标实施全过程在线监管,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招标异常情况自动识别和提前预警,做到“一张网”汇聚全面信息,“一平台”监管评标全程。
(供稿单位: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梁山分中心 任燕 1528884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