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采用“双信封+评定分离+远程异地”模式助力“四好农村路”建设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采用“双信封+评定分离+远程异地”模式助力“四好农村路”建设

11月21日,金乡县高河街道2023年“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工程项目,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顺利完成招投标工作。

“四好农村路”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金乡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指示精神,今年2月28日,金乡县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确保金乡县2023年“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工程平稳推进,该批交通运输项目全部进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进行公开招标。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采用“双信封+评定分离+远程异地”模式助力“四好农村路”建设。

“双信封”即:项目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分为两部分,第一信封内为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第二信封内为报价文件和工程量清单。开标分两个步骤公开进行:第一步骤对第一信封内的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进行开标和评标;第二步骤在不见面开标系统内宣布通过第一信封评审的投标人名单,再对其第二信封进行解密,并宣读其报价,未通过第一信封评审投标人的第二信封将不予解密评审。

“评定分离”即:按照权责统一原则,招标人通过合理应用“评定分离”的评标定标办法,充分行使定标权,择优选定中标人,即将招投标程序中的“评标委员会评标”与“招标人定标”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进行分离。事实上在现行招标投标制度中,评标和定标本来就是分离的,“评定分离”这一概念实则强调改变评标专家对评标定标的决定性作用,从而突出招标人的定标权。

“远程异地评标”即: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全流程电子交易系统和远程异地评标视频会议系统,让不同地点的评标专家实现在线交流、讨论,完成评标工作。一方面解决了区域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有限专家资源充分共享,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熟面孔”、“本地圈”等干扰因素,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同时,整个评标过程全程留痕,监管部门可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全程监督,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规范、有序。

金乡县2023年“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工程项目全长30多公里,共划分13个标段,涉及羊山镇、鸡黍镇、鱼山街道、霄云镇、司马镇、高河街道等13个乡镇和街道,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了8个乡镇交通项目的公开招标,其余几个乡镇交通项目也在金乡分中心提上了开标日程,针对该批项目时间紧、标段多、任务重且复杂的情况,金乡分中心高度重视,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开标前多次组织招标人、监督部门、代理机构等召开座谈会,注意开标评标各个细节,加强开评标环节的见证力度,保障了该模式程序依法依规的进行,确保了该批交通项目平稳推进。

“双信封+评定分离+远程异地”模式的运用和实施,消除了技术部分和投标报价的相互影响,落实了招标人的主体责任,实现了评标专家资源共享和减少了现场受干扰等因素,对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依法规范招投标活动,切实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 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