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 多举措实现建设工程招投标两千余项目 “零违规、零舆情、零举报、零投诉”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 多举措实现建设工程招投标两千余项目 “零违规、零舆情、零举报、零投诉”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成立于2010年4月,以党务公开带动政务公开,始终把改革创新招投标工作作为规范建设工程交易市场的突破口,直面矛盾创新招法堵塞漏洞,重拳出击强化服务,不断改进和完善招投标方式,逐步建立科技支撑、规范运作的招投标管理新模式。运作十四年来,累计交易建设工程项目2164个,交易额260.03亿元,实现了个项目“零违规、零舆情、零举报、零投诉”,有效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推进信息公开,“互联网+”实现阳光高效。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交易项目招标公告中标公示、招投标流程、法律法规等信息在金乡县公共资源交易网站上依法公开,并实时上传至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网。积极推进招投标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及时对接优化平台系统功能,启用“不见面”开标评审专家全程线上评标,根据项目具体特点还可以采用远程异地评标,评审过程通过交易平台“数字见证系统”对行政监管部门公开,做到全程留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大幅提高交易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二、应用招标文件示范文本,规范招标人行为。招标人如提出与示范文本不一致条款,监督部门对这类条款进行重点监管,防止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量身定做”设置限制性条款排斥潜在投标人的现象发生。

三、科技出新招,治理围串标。以投标文件为突破口,借助电子化手段建立有针对性的围标串标识别机制。开标时,系统自动查询比对投标企业制作、上传投标文件的IP地址和计算机MAC号,对发现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IP或MAC地址编制或上传的,将相关信息转交评标委员会作为判定围标串标的依据。评标时启用电子辅助清标模块,对众多电子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进行符合性检查、横向比较和报价分析,列出清单错漏项、报价规律性变化等,对发现不同投标人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异常一致或呈规律性变化的,作为评标委员会认定围标串标的依据。启用技术标暗标错位评标系统,在专家评审过程中,系统将各投标人的暗标标书按节点打乱后自动进行随机重组,评标专家按节点对电子投标文件进行评审打分,评审完成后,系统自动还原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并汇总投标文件各节点的得分,有效防范了评标专家打分倾向性和与投标人之间的串通。应用超限预警功能,该功能可对每位专家打分情况进行核查分析,对高于或低于全部专家打分平均值20%的情况予以提醒,促使评标专家复核分值或作出书面说明,有效限制了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遏制了评标专家和投标人之间的串通投标,促进了评标结果公平公正。

四、计算机自动抽取评委和专家身份识别器、人脸识别储物柜、通讯设备探测安检门。评标专家的选取由电脑随机产生,成功地解决公开、公正、透明的办事制度与专家保密抽取的矛盾问题。评标专家通过身份识别器确认身份后,将随身物品放入人脸识别储物柜,再走过安检门进行金属信号探测,才能进场评标。

五、严格开标评标过程见证。对开标评标过程中心实行专人现场见证,封闭评标区全方位实时监控,通过监控摄像和录音设备,将评标全过程实况录制,以备随时查阅。

六、加强中标后的监督检查,保证中标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由有关部门联合定期或不定期对中标建设工程进行施工现场检查,查处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重点检查在现场施工企业是否与中标通知书上的单位及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班子一致,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班子人员是否在岗等。

    七、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活动,制定学习和培训计划,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加强与外地市先进地区的沟通与联系,扩宽眼界,取长补短,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力,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严格遵守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强化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政意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招投标服务队伍。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 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