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着力打造“办事效率最高”的一流营商环境,并积极就招投标管理工作如何助推大项目、服务大发展开展探讨研究,不断完善提升服务体制和工作流程,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以下举措:

1、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

整合平台,启用多主体电子签章,实现招标项目备案、项目进场登记、预约开(评)标场地、招标信息发布、专家评审、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等全链条网上办理。目前,进入平台交易的项目100%实现互联网+招标采购,所有环节都实现了“电子化、网上办、无纸化、不见面”。

2、启用“不见面开标”系统

启用不见面开标”系统,让投标企业通过网上签到、网上解密、智能唱标、全程在线互动交流、提出异议与答复、确认签名,不同于以往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整个开标过程,不见面开标只需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全部开标程序,节省了精力、时间和资金。

3、评标区引进安检门及身份核对系统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设置独立的封闭评标区,在评标区外面配置有储物柜和安检门,到达评标区的专家须先将随身物品放入储物柜,再走过安检门,进行金属信号探测。如有专家不遵守纪律携带手机进入评标区,在经过安检门时会发出警鸣声。安检门通过人脸识别核对评标专家身份后会自动打开。

4、实现完全封闭独立评标。

评标是招投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在完全封闭独立状态下进行。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在评标室内设置有电视,评标专家到齐时会点动播放评标纪律和评标流程,设置有对讲机,评标专家如对招标文件等有疑问可通过对讲机向代理公司工作人员咨询,且整个开标、评标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道程序、每项步骤都设置视频监控点和拾音点,评委在整个区域内的任何言行,在监控室都可以实时严密监控,因此代理机构和中心工作人员不需要再进入评标室服务,此项举措避免了专家与工作人员接触,实现了完全封闭独立评标。

5、在不同楼层设置电子屏幕实时播放区域功能内容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场所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规划了公共服务区、开标区、封闭评标区、监控区、办公区等相对独立的区域,为发挥各区域功能,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在四楼评标区域设置电子屏幕播放评标专家须知,专家一下电梯就可看见播放内容,更快熟知评标纪律,在五楼开标区域设置电子屏幕显示开标项目名称及所在开标室,招标人及监督人员可以很快找到对应开标室,在六楼办公区域设置电视播放党风廉政等内容,内容实时更新,提醒工作人员要廉洁从政,诚信做人。

6、全面响应落实上级文件要求

取消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项目中的企业性质、所在地等限制性规定和隐性门槛。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优化履约保证金,取消政府采购文件费用,并在采购文件中予以明确。取消建设工程文件费用,并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投标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投标保证金、保险保函、银行保函等任一形式作为投标保证,并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

7、坚持代理公司“一标一考”制度

对招标代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良从业行为,逐项现场记录,并定期通报结果。此举措有效改善了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服务水平。

8、推行远程异地评标

增设了异地评标室,在评委抽取上缩短了时间,减少了评委之间的接触,更好体现了公平公正,同时也节约了评委费用的支出。

9、全面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招标项目综合评分法暗标错位评审

将各投标人的电子投标文件暗标部分按节点自动进行随机重组,专家评审完成后自动对应还原,防止专家倾向性评审,有效防范评标专家与投标人之间的串通。

10、推行评定分离,提高招标人主体地位

按照权责统一原则,招标人通过合理应用“评定分离”的评标定标办法,充分行使定标权,择优选定中标人,即将招投标程序中的“评标委员会评标”与“招标人定标”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进行分离,将自主定标权还给招标人,落实招标人的主体责任。招标人取得实质的定标权后,按照定标方案选取履约能力较强、价格合理的中标人,实现择优定标。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重点、合力攻坚,通堵点、破卡点、解难点,不断提升服务精度、深度和温度,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