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鸣华
防止利益冲突是反腐倡廉的焦点、难点,也是惩防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防止利益冲突机制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惩防体系构建的大框架下,坚持系统化防治、专项化推进的思路,综合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手段,以节点防治带动整体防治,着力形成整合度高、操作性强的防止利益冲突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源头防腐的综合绩效。
明晰利益边界。防止利益冲突既是廉政要求,更是价值判断,强化廉政教育、明确权力边界,是防止利益冲突的内控基础。一要强化廉政意识。从加强公务人员政治伦理道德建设的高度出发,广泛运用案例剖析、情景模拟、文化熏陶等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防止利益冲突宣传教育,帮助公务人员认清利益冲突的本质和后果,在全社会树立防止利益冲突的思想观念。二要规范权力运行。利益冲突产生的根源在于一些部门和干部集运动员、裁判员于一身,用权与督权不分、公权与私利不分。要以权力监督制约为核心,紧密结合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推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促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对每项具体权力,要探索制订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权力边界,完善用权程序,促进规范运行。三要破除利益圈子。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的权力影响力在配偶、子女、亲属、老乡、同学、战友等不同对象间呈圈层状扩散,要针对权力影响圈层化分布特征,构筑相应的圈层化回避、监督等制度体系,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牢牢守住利益边界。
注重制度落实。对现有制度进行集中梳理,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明确防止利益冲突的重点和举措。一要落实制度层级要求。以公开为前提、回避为要求、处理为手段,把利益公开、利益回避、冲突处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考虑,全面整合信息公开、利益回避、重大事项报告、离职限制等制度要求,形成层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封闭回路,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二要探索专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利益回避制度,严格落实任职回避、地域回避、人事回避、公务回避等要求,逐步把合作伙伴、亲密朋友以及特定关系人等纳入回避范畴,真正阻断利益冲突、利益输送的通道。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引入科技手段,整合监督资源,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提升干部管理和监督工作水平。有条件地方还可依托金融和证券市场,创新性地建立利益冲突资产信托、代理等制度。三要强化制度监督检查。把防止利益冲突列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责任制检查、巡视督察、岗位风险防控、专项治理等手段,全方位强化综合监管,确保相关制度有效执行。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联网的党员干部廉情信息库,广泛推行廉情公示、公述民评等制度,不断拓展公众参与防止利益冲突的渠道和途径。
依靠改革深化。把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作为防止利益冲突的重点领域,坚持“制度+科技”的原则,加快改革创新,着力构筑“三公”领域阳光透明的市场运行机制。一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探索建立公共项目社会决策机制,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制度,合理界定投资范围,不断规范资金管理,确保公共资源优化配置。要逐步放开准入限制,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到公共事业中来,不断增强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透明性。二要优化公共资产交易。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平台建设,逐步推动所有公共资产都进场公开交易。强化招投标过程和后续管理,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坚决纠正“暗箱操作”等现象。加强中介机构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防止利益冲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土壤。三要优化公共产品生产。紧扣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关键环节,不断规范行为、优化服务,推动公共服务提质、提速、提效。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和集中改革,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削减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进行政处罚标准化建设,规范和细化自由裁量标准,切实解决“同案异罚”、以案寻租等问题,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同时,要加快建立完善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资金监管、社会信用体系、行政效能监察等各类电子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源在市场中配置、资金在网络上监管”。
加强行风建设。行业不正之风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利益冲突在不同行业的泛化。因此,防止利益冲突,必须高度重视行风建设。一要落实部门责任。从目前情况看,一些行业主管部门抓防止利益冲突的主观意愿不强、责任没有落实、规定执行打折扣,导致行业“潜规则”盛行,窝案串案易发多发。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落实行业责任,激发内在动力,形成党委政府牵头主抓、行业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要明确行为规范。紧密结合行业特点,深入梳理分析利益冲突的关键节点,完善各个层面的内控机制建设,逐步形成各个岗位权力制约、程序规范、流程合理的良好机制。三要确保群众满意。着力加强服务体系化、服务标准化和服务品牌化建设,全面开展“群众满意”系列创建,通过服务承诺、行风评议、群众监督等方式,实现开门创建,强化民主监督,不断提升行风建设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各类突出问题,要敢抓敢管,坚决处理,避免不正之风蔓延。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