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嘉祥分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统领,打造“公开、公平、公正,规范、高效、廉洁”电子化交易平台,让市场充分竞争,让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
一、坚持党建夯实基础,促进干部能力大提升
一是增强政治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加强政策法规学习,认真梳理政策法规,准确把握工作要求;树立“三争”意识,突出实干实绩导向,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二是提升业务能力。线上组织全体人员参加国家、省、市业务培训班,增强业务能力,推动工作不断提质增效;线下通过业务交流会、周例会等探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深入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弱项。
三是加强廉洁建设。围绕“廉洁”抓廉政建设、抓反腐倡廉,查找廉政风险点,守住廉政底线,严禁插手招投标;按见证标准落实责任,主动发现违法违规线索,积极配合行政监督部门依法查处违规行为;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警示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反思、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二、坚持党建优化服务,促进交易效能大提升
一是加强重点项目服务。组建服务重点项目专班,主动对接,靠上服务,采取“标前”主动对接、专班靠上服务、进场容缺受理、不打烊服务等措施,促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二是加强见证服务。通过不断优化“数字见证”、“数字监督”功能,监督和见证人员通过数字见证、数字监督系统对评审现场进行见证和监督,实时记录和纠正违反交易现场管理制度的行为,规范招标人代表、代理机构人员、评标专家的场内行为,确保交易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加强现场服务。规范招标采购代理机构进场服务行为,以交易流程为节点,对入场登记、开标现场、评审现场等环节分别实行规范化服务。开评标前,工作人员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开评标现场进行业务指导,提高评标效率,标后实行“一项目一回访”制度,广泛听取各方交易主体对中心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
三、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促进创新能力大提升
一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向基层延伸。为推动“三资”科学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嘉祥分中心通过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借助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制度、技术和专业优势,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提供交易平台服务。今年上半年,农村集体产权项目成交54个,完成交易额585.28万元。
二是实现专家不见面评审。评审专家自助进入评标区域,按语音提示进行评标,通过语音对讲完成评标过程,整个过程与招标(采购人)代表、代理机构工作人员、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全程“零接触”,最大限度的杜绝潜在的围标串标风险。
三是实现异地评审新突破。通过加强区域合作,积极与济宁市县区平台对接开展常态化远程异地评审合作,同时进一步扩大异地评审服务范围,先后与青岛市胶州市、济南钢城区、德州市平原县等地达成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已完成主场项目62个,作为副场配合项目51个,其中远程异地评审“1+N”项目44个。
(供稿:李鑫 审核: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