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精神,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持续强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保障,助企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
一是全面实行“不见面”开标。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建设用地和矿业权出让等交易项目全面实行“不见面”开标,投标人足不出户便可参与项目投标,为企业节约了差旅、工本、餐饮等投标费用,大幅降低了交易主体投标成本。
二是全面推行政府采购供应商法定资格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制度。结合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承诺+信用”管理的精神, 从2022年6月1日起,凡参加我市政府采购项目的供应商,在投标(响应)文件中无需提供财务状况报告、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等供应商法定资格证明材料,只需提供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等证明告知承诺书。
三是落实优惠政策,帮扶中小企业。一是通过提高政府采购合同预付款比例、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合同融资和“四减免”(免除报名环节、免费提供采购文件、免收投标保证金、免收履约保证金)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为中小企业参与采购活动提供便利。二是认真落实财政部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要求,将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由10%提高至10%-20%,鼓励采购人顶格(20%)扣除;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评审优惠幅度由3%提高至6%(工程项目为 5%)的顶格优惠,增加小微企业的中标机会。
四是丰富和完善“标立通”微信小程序功能,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标立通”小程序支持一个证书多人使用及多形式登陆,免插实体介质版数字证书,可通过手机端操作“不见面”开标、开具电子保函、专家注册签章,极大提升了交易便利度。
五是多措并举降低投标资金占压,减轻企业周转压力。一是拓展投标保证提交形式,推广保函保证金替代现金保证金。2022年上半年,以保函形式提交投标保证7065次,占投标保证总金额的81.7%,为企业释放资金11.53亿元。二是实现电子保函“掌上办”。建设济宁市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服务平台,入驻承保机构8家,开具电子保函保证金1487次,释放企业资金1.9亿元。同时,电子保函服务平台嵌入“标立通”手机小程序,投标人可以通过手机办理电子保函,不到一分钟即可出单,并自动对接到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三是分节点加快自动化退付程度和效率,无须投标人申请和操作,系统自动计算、退付本金及同期利息。由过去平均10天压缩到即刻退付,提速99%以上,在全国属于先进水平,被国家发改委推广。
六是开通线上异议、投诉模块。在公告和公示下方增加异议、投诉按钮,投标人可在信息获取界面直接登录,在线提出异议和投诉,招标人或行政监督部门在线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