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服务各方交易主体为出发点,以解决交易过程中的难点为落脚点,聚焦公共资源交易与服务企业群众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切入点,锐意改革创新,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一、聚焦“互联网+”与服务企业群众的结合点,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服务水平
一是搭建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了文件发布等26个节点全流程电子化,让数据多跑路,交易主体少跑腿。二是初步建成“掌上交易中心”。实现数字证书“掌上办”、交易场地“掌上约”、电子保函“掌上开”等13项“掌上交易”功能。三是全省率先开发并启用专家评审费在线支付系统。截至目前,共支付3015笔,支付金额254.97万元。四是支持多种工程造价软件数据格式,减轻投标企业重复购买工程造价软件的负担。五是开启公共资源交易的“刷脸”时代。评标专家在通过智能门禁完成身份证信息和头像等基础数据的“无感”采集;在评标系统界面,可通过“刷脸”登录完成系统登录等操作。六是关注非国有资产类企业,搭建为企业闲置资产交易提供免费服务的平台--“企业闲余”交易平台。至今已发布交易标的35个,交易金额1666.9万元。七是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中的认证登录,不再局限于账号密码、CA证书等传统登录方式。八是远程异地评审再开新局。继实现市域内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以来,积极推进跨市、跨省远程评审,同时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推进评审项目多地区配合的评审模式。
二、聚焦标准化与服务企业群众的结合点,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再提升
一是起草编制我市第一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规范。对我市目前进入平台交易的4大交易类型的11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系统梳理、规范。二是编制《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服务工作清单》。见证服务范围贯穿各个交易环节,共形成155条见证内容。三是梳理修订《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工作规程》《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网上办理事项清单》等制度,不断优化完善流程节点服务。
三、聚焦信息公开与服务企业群众的结合点,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政策服务创新
一是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将交易主体关心的政策、做法分类整理发布,使交易主体能更直接、全面、准确获悉新政策、新做法。二是创新“易博士”智慧服务体系。开设线上、线下易博士解答互动专区,建成了全方位、立体式、闭环管理的智慧化服务新模式。三是创新构建“两微一抖”新媒体宣传和知识普及体系。截至目前已发布各类信息963篇。
四、聚焦线索反馈与服务企业群众的结合点,持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意见建议常态化征集机制。通过设置征求意见专栏,组织召开交易主体意见征集座谈等方式,确保各类问题线索得到准确、及时的反馈。二是建立负面舆情处置办法及差评处理闭环机制,形成“开展评价-差评处理-结果应用”的良性循环,力求在解决“差评”中赢“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