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推进信用招标,打造诚信环境。济宁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强化信用体系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全力打造公平竞争、公正透明的交易环境。一是实行信用承诺,提高交易效率。全面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行招标人、理机构、投标人以及评标专家,以规范格式作出信用承诺。二是强化信用应用,减轻企业负担。将企业信用等级与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挂钩,对信用良好企业进行减免保证金,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三是纳入信用得分,提高中标几率。评标得分计算中纳入企业信用的得分,企业信用得分越高,赋予的评分得分越高,也就意味着企业的中标几率越高。

加强信息公开,搭建阳光平台。济宁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持续优化交易平台,全面推进交易信息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不断加强交易信息公开透明。一是全面公开确保交易信息“应公尽公 积极与行业监管部门沟通协调,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用中国”网站互联互通,将各交易主体诚信得分、投诉质疑处理信息等对外公开。实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招投标活动。二是规范发布,确保交易信息合法合规。规范招投标过程中的发布事项,通过交易中心门户网站公开发布各行业招标文件范本和发布事项的内容及模板。社会公众可通过交易中心网站了解招标项目在各个节点的进展动态实况,保证项目全周期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三是畅通渠道,确保交易信息获取便利。开通电话咨询、线上咨询等多种咨询通道,及时对各方交易主体咨询的问题进行回复。通过中心门户网站公开办事指南、交易向导、政策法规等信息,公示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受理投诉的办公电话、电子邮箱等,为交易主体表达诉求标明渠道。

提升电子水平,便利各方主体。济宁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聚焦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拓展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覆盖面,全流程推进电子化的应用。一是开标“不见面”,服务“线上行”。2020年全区实现不见面开标以来,所有投标单位均通过登录“不见面开标”系统线上参与,实现电子投标文件在线解密、在线开标,让投标人足不出户就可轻松完成投标活动,实现了服务电子化。二是推行“标立通”,实现“掌上办”。投标单位通过手机端登录微信小程序,实现线上开具保函、在线签到、投标文件加解密、线上报价等操作,实现了“不见面”开标从传统电脑端向手机端的转移。三是开发电子归档系统,实现全流程电子归档济宁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开发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为依托,逐步实现项目交易数据自动归集、智能存储、查阅的智能化和一体化管理,确保项目从进场到合同签订全过程产生的所有交易文件、图纸、清单附件、开评标信息、中标信息、音视频等资料完整,提高交易服务水平和平台保障能力。